揭西縣位于廣東省東部,蓮花山南麓,潮汕平原西北部,榕江南河中上游。東面與揭東縣相連,西南與陸河縣、普寧市接壤,西北與豐順、五華縣毗鄰。1965年從揭陽縣劃出西北部13個公社(鎮(zhèn))和陸豐縣劃出2個公社設置揭西縣。1975年將普寧縣的3個大隊劃歸揭西縣管轄。原隸屬頭專(地)區(qū),后隸屬汕頭市,1992年汕頭市劃分為汕頭、潮州、揭陽三市,揭西縣隸屬揭陽市管轄。縣政府駐河婆鎮(zhèn),全縣轄16個鎮(zhèn)、4個鄉(xiāng)、6個國營農林場,有280個村民委員會,35個居民委員會,1641個村民小組。
人口面積 全縣總人口89.23萬人,其非農業(yè)人口17.89萬人,農業(yè)人口71.34萬人。旅居海外僑胞、港澳臺同胞約54.6萬人。
民族構成以漢族為主,還有壯、回、苗、滿、畬、黎等12個少數(shù)民族。客家話和州話為地方語言。全縣東西長51公里,南北寬36.6公里,總面積1365.375平方公里,其中山地面積126.7萬畝,耕地面積29.76萬畝,農業(yè)人口人均耕地0.42畝,人均山地1.78畝。
揭西縣是廣東省的山區(qū)縣之一。山地(含丘陵在內)占全縣總面積84.9%。西北部高山,中部丘陵,東南平原。以全縣最高海拔1222米的李望嶂為主峰的大北山區(qū),山巒疊嶂,形成一個天然屏障,自西北向東南逐漸傾斜為開闊平原,最低海拔3.2米(棉湖貢山洋)
屬南亞 熱帶季風氣候,常年氣候溫和,雨量充沛,光熱充足。年平均氣溫21.1℃,1月份為12.7℃,7月份為28.1℃,極端高溫是1982年7月28日為37.3℃,極端低溫是1976年1月17日為–2.4℃。日照年平均1884小時,最多的1971年達2262小時,最少的1975年僅1576小時。無霜期300天以上。霜日多數(shù)出現(xiàn)在12月至2月。年均降雨量2105毫米,降雨量較多的坪上蓮花山年平均降雨量2612毫米。
水文 境內97.4%的面積屬榕江水系。全縣河流總長298.9公里,其中榕江南河在縣境內河段71.7公里,自西北向東南貫穿境內11個鎮(zhèn)。河流密度每平方公里為0.219公里。年平均徑流量18.172立方米。
揭西縣水力資源豐富,水能理論蘊藏量21.6萬千瓦,其中可開發(fā)利用的有13.9萬千瓦。目前已建成龍頸、北山、橫江等大中小型水庫63座,建成中小型水電站75座,裝機容量9.34萬千瓦,年發(fā)電量3.75億千瓦時,其中揭陽市屬4座電站,裝機容量4.03萬千瓦,年發(fā)來量1.4億千瓦時。地熱資源豐富,溫泉多,流量大,溫度高,主要溫泉12處,自然涌泉量每秒7.32至10公升,水溫58℃至84℃,為水產養(yǎng)殖提供得天獨厚的條件。山地廣闊,主要樹種有松、杉、桉、相思、格木等。主要水果有柑桔、香蕉、油柑、桃李、橄欖、龍眼、荔枝、無核黃皮、彌猴桃等。金屬礦產種類較多,主要有鎢、錫、銅、鉛、鋅等。非金屬礦種主要有優(yōu)質礦泉水、稀土、瓷土、水晶石、甲長石等。稀土、瓷土儲量尤為豐富,品質優(yōu)良,稀土儲量約20萬噸,瓷土儲量在5億噸以上。還有豐富的中草藥和野生動物資源。
揭西縣地近沿海,臺風較多,平均每年4.8次,多發(fā)生在7月和8月。春季低溫陰雨,晚秋寒露風,冬季輕霜有時冰凍,對農作物的生長有一定的影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