望里鎮(zhèn)招商網訊:浙江省蒼南縣望里鎮(zhèn),處于東經120°3',北緯27°28',在蒼南縣城東邊,距縣城靈溪鎮(zhèn)19.5公里,龍港鎮(zhèn)13、5公里,周邊與錢庫、宜山、新安、括山、藻溪、云巖等鄉(xiāng)鎮(zhèn)為鄰。全鎮(zhèn)總面積32.8平方公里,總人口3.37萬人,下轄24個行政村,8091戶。其中回族164人,畬族44人,侗族31人,苗族26人,白族9人,壯族5人,土家、布依族各3人,蒙古、瑤、傈僳、仡佬族各1人,余皆漢族。
地勢南、北、西三面環(huán)山,全鎮(zhèn)海拔100米以上的山地面積占總面積的54.7%o山青水秀,資源豐富,森林覆蓋率63%。南部望洲山海拔752.3米,為境內最高山。東部為平原,海拔5米,河網縱橫交錯,池塘星羅棋布。南部山脈水源,匯集至鎮(zhèn)內半港河,西部神山、百步嶺諸水匯注大港河,是全鎮(zhèn)人民生產和生活用水的主要來源。二河在鎮(zhèn)中心區(qū)南茶寮匯合,河寬水深,浩浩蕩蕩進入鯉魚港,分注望錢河、望宜河入海。另一支北岙藤崗內和烏石嶺之水經新民、北茶寮匯入望宜河,北上云巖匯入橫陽支江。據(jù)蒼南縣水資源區(qū)劃,望里屬江南平原蓄水區(qū),望里水道是江南平原水網的正源。半港河上游已建兩座水庫一一護法寺水庫和護法寺調節(jié)水庫(平原引水工程)。
望里地處中亞 熱帶一一南北亞 熱帶分界線上,是南北植物匯集之地,自然原生植物種類繁多,區(qū)系復雜。境內目前野生植物有種子植物、蕨類植物、苔蘚類和藻類植物。野生動物有哺乳類、爬行類、兩棲類、鳥類、蝦類、魚類、蟹類、貝類、昆蟲類等。
地壤以紅壤土和水稻土為主。水稻土呈酸性至微酸性反應,通透性好,可耕性良好。
望里屬中亞 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區(qū),冬夏季風交替顯著,四季分明,無嚴寒酷暑。年均溫度14-18°C,最冷月1月平均氣溫約7°C,歷史上極端最低氣溫-5°C;最熱月7月,平均氣溫24.1-28.8°C歷史上極端最高氣溫:38.3°C。常年無霜期208-288天,初霜一般在11月底或1 2月上旬,終霜期在2月下旬至3月中旬。年平均降水量在1303-2140mm。全年日照時數(shù)較多,大約在1922.5小時,雨量充足,空氣濕潤,年平均相對濕度83%。災害性天氣有臺風、暴雨、干旱、龍卷風、冰雹、低溫等,而以臺風、暴雨、干旱為重。臺風季節(jié)主要集中在7-9月,9月最多。由于沿海水閘擴修和橋墩水庫及境內水利工程調節(jié),洪澇和干旱基本可克服。
望里氣候舒適,環(huán)境優(yōu)美,適宜各種經營。旅游資源豐富,既有濃厚的水鄉(xiāng)特色,又有山區(qū)的秀麗風光,可謂得天獨厚。地勢有"遠望平川盡頭處,臨境別有一方天"之感,有人把望里作為蒼南的縮影。
十一屆三中全會后,望里的各項事業(yè)飛速發(fā)展。據(jù)2007年統(tǒng)計,望里鎮(zhèn)國內生產總值37666萬元,農民年人均收入5092元,年遞增1 7%。工業(yè)總產值158744萬元,財政收入2950萬元,外貿出口額達7198萬元。農業(yè)總產值1190萬元,水果總產量551噸,產值170萬元,第三產業(yè)產值達9337萬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