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招網(wǎng)訊:閩江口的烏豬港東岸門和川石五虎門的水底岸礁盛產(chǎn)肉味鮮美,營養(yǎng)價值極高的黃牡蠣,牡蠣是群木妻淺沙底的貝殼斧足類軟件動物。其體外負有二個貝殼,殼長5公分左右,高約9公分。右殼頂長稍曲,不平如山形,左殼扁平,宛如右殼的蓋子,殼表面淡黃有紫色的放射線數(shù)條,內(nèi)面光滑色白,常以扁平的一面附在水底岸礁之上繁殖,累累相聯(lián)結(jié),成串成片。動物學(xué)上載,牡蠣有20多種,福州地區(qū)常見的食用牡蠣,按其色與味只有黃蠣(野生石蟲豪)和北蠣(插竹養(yǎng)殖的竹蟲豪)兩種。前者肉色淡黃,野生,個體較大。后者色綠味濃,個體較小。連江馬鼻一帶多產(chǎn)小牡蠣,俗稱北蠣,近來引進的太平洋牡蠣,個體也很大,多是人工插竹養(yǎng)殖的。牡蠣繁殖迅速,長年均有。肉可以食,殼可燒灰,作建筑材料,牡蠣性滋陰降炎,可以入藥療病,藥效類似燕窩、白木耳,肺病患者常飲燉牡蠣湯汗中以溪解病情,價廉易得。所以川石、東岸居民,多靠捕撈牡蠣為生。撈牡蠣方法有兩種:川石人好水性,就只帶一根蠣鍬,潛入海底,鍬下蠣旁,一大團一大團扛在肩膀上浮出水面;東岸人則在船上耙撈,各家自備小船,兩頭兩錨固定水面,人站在船上用以長竹桿為柄的鐵耙往海底耙撈,撈上蠣房放在船上。每年端午節(jié)前后兩三個月是耙撈牡蠣的旺季,東岸門水域布滿小船,可熱鬧了。黃牡蠣雖是野生的水產(chǎn)物,而東岸門水底并非自古就是盛產(chǎn)這種貝殼類。據(jù)傳元朝的時候,這條水道泥沙淤塞,蘆葦叢生,水流不暢,不宜黃牡蠣在這里生長繁殖。直到明朝建立的前一年,明太祖朱元璋命湯和為將,自明州(今之溫州)由海道進攻福建,明軍避開浪高水險的五虎口,由烏豬口至東岸門這一線,火燒蘆葦,挖開淤泥,船隊趁大潮沖進閩江,直撲福州城。從此以后,烏豬港潮起潮落,通暢無阻。東岸門才有了適宜黃牡蠣生長的條件,故于明洪武以后,黃蠣在這一帶逐漸繁殖起來。又一說朱元璋率兵進攻福州時,船過東岸門,癩痢頭發(fā)癢,雙手抓癢,丟下似“白鷺屎”的皰痂,變成了黃牡蠣。這是傳說,其實朱元璋并沒有來過福建。東岸門的黃牡蠣算是大自然恩賜的水產(chǎn)資源,撈牡蠣養(yǎng)家糊口至今仍為東岸人最可靠的活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