桂林市是世界著名的風景旅游城市和歷史文化名城,享有山水甲天下之美譽。它地處廣西東北部,是桂東北地區(qū)的政治、經濟、文化、科技中心。轄秀峰、象山、七星、疊彩、雁山5城區(qū)和靈川、興安、全州、臨桂、陽朔、平樂、荔浦、龍勝、永福、恭城、資源、灌陽12個縣。人口476萬,行政區(qū)域總面積27809平方公里,其中市區(qū)面積565平方公里。有壯、回、苗、瑤、侗等少數民族69.49萬人。桂林山水以“山青、水秀、洞奇、石美”著稱,素有“山水甲天下”之美譽。百里漓江“水繞青山山繞水,山浮綠水水浮山”,構成桂林山水的精華;蘆笛巖、七星巖、蓮花洞堪稱天然“藝術之宮”;象鼻山、疊彩山、伏波山、獨秀峰風光旖旎,宛如仙境;以市區(qū)景觀為核心,向四周輻射,形成了包括陽朔、臨桂、龍勝、興安、靈川、資源等縣在內的以自然風景、民族風情為主的“大桂林”景區(qū)。 桂林人文資源十分豐富,納文物古跡、民族風情、村寨風光于一體,并與山水景觀有機結合,相互交輝。甑皮巖洞穴遺址、興安靈渠、明靖江王府和靖江王墓群、桂海碑林、花橋、八路軍辦事處、李宗仁故居等文物古跡具有很高的歷史、藝術價值。全市聚居的壯、苗、瑤、侗等少數民族,保持著古樸、奇特、多彩的民俗風情,如壯族的三月三歌節(jié),瑤族盤王節(jié)、達努節(jié),苗族蘆笙節(jié)、拉鼓節(jié),侗族花炮節(jié)、冬節(jié)對中外旅游者具有極大吸引力。 桂林市的重要礦產資源有鉛、鋅、鐵、滑石礦及優(yōu)質大理石。著名地方產品有工程輪胎、腐竹、辣椒醬、三花酒、西瓜霜、馬蹄、豆腐乳等。
桂林擁有比較優(yōu)越的區(qū)位條件和便利的交通。地處湘桂走廊南端,是沿海與內陸、東部與西部的結合部,是重要的交通樞紐。水路經漓江達梧州、廣州、香港;火車可直達國內主要城市;公路四通八達;現代化的兩江國際機場按4D等級標準設計,可同時停放20架飛機,年吞吐量500萬人次。
桂林市已形成了以機械、橡膠、輕紡、食品、醫(yī)藥、電子工業(yè)為主要支柱的產業(yè)結構,建立了一批骨干企業(yè)。該市還擁有我國少數民族地區(qū)的第一個高新技術產業(yè)開發(fā)區(qū),被國務院批準為全國26個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(yè)開發(fā)區(qū)之一。如今,該市正不斷加強城市各項配套建設,使城市服務功能不斷完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