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招網訊:蘇菜,即江蘇風味菜。江蘇省東濱大海,西擁洪澤湖,南臨太湖,長江橫貫于中部,運河縱流于南北。寒暖適宜,土壤肥沃,素有“魚米之鄉(xiāng)”美稱! 春有刀鱭,夏有鰣,秋有肥鴨冬有蔬”。一年四季,水產禽蔬聯(lián)翩上市,為烹飪技術發(fā)展提供了優(yōu)越的物質條件。江蘇菜歷史悠久,品種繁多。相傳,我國古代第一位廚祖彭鏗就出生于徐州城!芭礴H斟雉帝何饗”名廚彭鏗“好和滋味”作野雞羹供食帝堯,堯很欣賞,封他建立大彭國,即今彭城徐州。春秋時齊國易牙相傳曾在徐州學藝。在古時江蘇地區(qū)政治、經濟和文化就比較發(fā)達,飲食文化也十分發(fā)達,烹飪技術水平也居各地的領先地位。據(jù)《史記》、《吳越春秋》等史書記載,早在二千四百年前已有炙魚、蒸魚、魚片等不同的烹飪方法。用鴨子做菜,起源也較早,在一千四百年前,鴨子就是金陵民間愛好的佳肴,隨著社會經濟和歷史發(fā)展變化,制鴨技術日益提高。最著名的“金陵鹽水鴨”,就職被人們譽為“清而旨,肥而不膩”,成為鴨菜中的“ 上品”佳肴。明清時期江蘇菜又得到了較大發(fā)展,在全國越來越明顯。明代遷都北京,江蘇菜也胡之進入京都。清代乾隆皇帝七下江南,品嘗了江蘇地區(qū)“淞江鱸魚 ”、“松鼠桂魚”等無數(shù)道美味佳肴,使江蘇菜聲譽大增。清代文學家曹雪芹所著《紅樓夢》中列舉的少菜點,都是江蘇地區(qū)的美味佳肴。江蘇菜是以南京、揚州、蘇州風味為主體,包括鎮(zhèn)江、淮安、無錫、太湖般菜和徐州菜的內。江蘇菜的主要特點是:選料嚴謹,制作精致,口味適中,四季分明。在烹調技術上擅長燉燜、燴、窩、燒、炒、又重視調湯,保持原汁,風味清鮮,適應面廣,濃而不膩、淡而不薄,酥爛脫骨,滑嫩爽脆。江辦各地菜肴之間也各有不同特點,揚州、鎮(zhèn)江菜選料考究,刀工精細,清淡適口,制作的雞類和江鮮富有特色,名菜較多。南京菜過去以制鴨菜盛名,口味和醇,花色菜玲瓏細巧。蘇州菜和無錫菜口味趨甜、配色和諧,時令菜應時迭出,特別擅長制做河鮮、湖蟹、蔬菜尤有特長。江蘇名菜眾多,主要有“鎮(zhèn)江肴肉”,“揚州煮干絲”、“文思豆腐”,“金陵鹽水鴨”,“霸王別姬”,“無錫肉骨頭”,“梁溪脆鱔”,“松鼠桂魚”,“母油船鴨”,“黃泥煨雞”等數(shù)百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