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招網訊:在如東這塊令人神往的土地上,大海哺育的英雄兒女,為了中華民族的解放與振興,用血肉之軀鑄就了一座座巍巍豐碑,留下了一個個閃光坐標。從縣城掘港烈士陵園,到苴鎮(zhèn)反清鄉(xiāng)斗爭勝利紀念碑;從景安耙齒凌,到五義烈士墳;從小洋口反擊戰(zhàn)糾集塔,到大同烈士墓……先烈們以熱血薦軒轅的光輝業(yè)績,“刺破青天鍔未殘”的雄渾氣魄,給人們留下了永恒的昭示,也構成了江海平原上一道壯麗的風景線。坐落在縣城掘港的烈士陵園,建于1959年月7月,占地近4公頃,主建筑面積2900平方米。因其資料豐富、建園早、面積大、園景美而被列為江蘇省“愛國主義教育基地”。走進縣烈士陵園,映入眼簾的是巍峨挺拔的革命烈士紀念塔。該塔為陵園的中心建筑,塔基總面積1156平方米,兩層結構,呈正方“回”字形。塔基由上等麻石鋪設,內外層沿邊設置石雕護攔,能容納2000人,憑吊者可從四面拾級而上。塔身為方柱體,高19.6米,青瓷磚砌成。塔頂為3層3檐,形似寶塔,頂端為白色圓球,四面鑲嵌五角星,內有照明設施,夜幕降臨,紅星閃爍,全城可見。塔正面和東西兩側分別為毛澤東主席、朱德委員長、陶勇司令員的題詞“革命烈士紀念塔”、“革命烈士永垂不朽”、“革命烈士精神永存”。其中朱德委員長和陶勇司令員的題詞是專為該塔親書。北面是中共如東縣委員會、如東縣人民委員會撰寫的紀念碑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