元上都城遺址在正藍旗五一牧場境內(nèi)、閃電河(灤河上游)北岸沖積平地上。元世祖忽必烈未即皇帝位前,在蒙古憲宗六年(1256年)開始筑城,初名開平府;忽必烈即位后,至元八年(1271年)改國號為元,稱開平府為上都,又名上京或灤京,為元朝的夏都。元朝皇帝每年夏季率領(lǐng)重要大臣來這里避暑和處理政務(wù),因此將宮城建成園林式的離宮別館。
全城由宮城、皇城和外城三重城組成。周長約9公里,東西2050米,南北2115米,宮城墻用磚包砌,四角有樓,內(nèi)有水晶殿、鴻禧殿、穆清閣、大安閣等殿閣亭榭,將河水引入城內(nèi)建有池沼;食黔h(huán)衛(wèi)宮城四周,城墻用石塊包鑲,道路整齊,井然有序,南半部為官署,府邸所在區(qū)域,東北和西北隅建有乾元寺和龍光華嚴寺。外城全用土筑,在皇城西北面,北部為皇帝觀賞的御苑,南部為官署、寺觀和作坊所在地區(qū)。城外東、南、西三處關(guān)廂地帶,為市肆、民居、倉廩所在。明永樂初年荒廢,城垣及建筑臺基依然殘留地表,蒙古語稱此城為“兆奈曼蘇默”,為108座廟的意思,就是依據(jù)城址中建筑眾多而訛傳的。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。